站内搜索

【學生喜愛的青年教師】王彬:鏡頭下的樂趣與堅持

作者: 時間:2015-11-18

“梳理、創造、平靜、專注,是我所有想法付諸行動的原則。”在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一提到王彬,大家都會知道他是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攝影專業教師,在2015年《邊城》鳳凰攝影大賽中獲得百萬鑽石收藏獎。若再往前推五年,也有很多人知道他在2010年以攝影作品《2010幹旱的标本》獲得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青年組銀質收藏獎……在生活中,王彬常常右肩扛個三腳架,左肩挎個相機包,背着照相機,以這樣的姿态帶着學生到處奔走拍照。
2006年開始,他每年帶着學生來鳳凰采風至少三五次,喜歡鳳凰,熟悉鳳凰所有的風土人情。他反複品讀過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拍攝《邊城》最初的想法是想表現煙雨鳳凰城的朦胧意境之美。看了《邊城》實景劇之後,兩次用不同的拍攝手法,得到各種不同感覺的照片,為了兼顧實景現場的宏大氛圍,在後期編輯過程中,他采用将近時間、相同人物的兩張動靜不同的照片疊加來表現,最終在2015年《邊城》鳳凰全球攝影擂台賽中獲得百萬大獎。
2010年西南五省幹旱,朋友從洞庭湖撿回來一些枯死的魚,那些魚呈現出垂死前的各種各樣的形态,這觸動了王彬的創作。魚由于幹旱慢慢地痛苦地死去留下猙獰的表情成為标本,是幹旱的見證,是氣候變遷的見證,他想通過這一作品表現生命渴望活着的那種狀态,也希望能夠給人一種“環境再這樣惡化下去,我們人類也會像魚一樣成為新生代生物收藏的标本”的深思。在2010年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王彬這一作品獲得青年組銀質收藏獎。
十四歲與攝影結緣
王彬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繪畫,14歲那年舅舅外出帶回來的相機讓他開始對拍照産生了興趣。他還記得非常清楚,那是台海鷗205-D型照相機,旁軸取景,帶多次曝光功能,沒有測光,為了多拍一張照片,他經常躲在被子裡裝膠卷。剛好也就是那一年,他開始在藝術學校裡接觸了攝影課程。那時候用的是膠片,不能立即看到影像,神奇的等待過程、見證自己創造的影像誕生的過程、把自己拍的作品分享給别人的過程,這三個過程讓他感到快樂,也正是這三點讓他深深地愛上了攝影。那時候,王彬為了拍照片,省吃儉用,把自己的零用錢攢下來買膠卷、沖照片。
在高考那年,王彬作為藝術類考生,毫不猶豫報考了美術學院的攝影專業。後來順利地進入山東工藝美院攝影專業學習。剛開始,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有一台海鷗DF-1ETM帶TTL功能的單反相機,最初的夢想靠近了他,半年之後就得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台相機——佳能EOS5QD。
那時候的王彬,最興奮的事情莫過于拍攝。為了省門票早晨四五點鐘就起來跑到大明湖拍攝,帶上幹糧和水,一進去就是一天,沒有多少錢買反轉片,就幾個同學合夥到器材城批發黑白膠卷,樂凱4.2元一卷,自己回來手工沖洗放大,那段專心拍攝和在暗房制作照片的大學時光,練就了他的拍攝及暗房制作的基本功。美術學院的老師很尊重學生的感受和想法,王彬和同學私下用“放養模式”一詞來形容美術學院的求學曆程,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王彬在攝影方面慢慢形成自己的視角和風格。他在大學期間參加過很多攝影比賽,也獲得過不少榮譽。他說:“獲得的榮譽進一步堅定了我對攝影的信念”。
做一名樂于分享的老師
大學畢業後,王彬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從山東工藝美院進入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他說:“攝影帶給我很多樂趣,我想把這份樂趣分享給更多的人,所以我選擇做一名老師”。直到今天,王彬的教學經曆已有10年,在學生的眼裡,他是個和善幽默的老師,親切地叫他“彬哥”。從拿相機開始,王彬在課堂上言傳身教,認真細緻地把攝影的基礎知識講給學生聽。他對學生創作思路上沒有具體的要求,但是對學生攝影基礎知識的掌握要求比較嚴格。他上課的時候與實踐相結合,更多的是進行興趣的引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他要求學生上課時不需要做大量的筆記,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王彬為學生建立了一個微信公衆平台,學生可以通過輸入關鍵字搜尋到相關的攝影基礎知識。他說:“實踐教學産出雖然過程很漫長,但是能給學生很具象、很深刻的過程”。講完一堂課,他都會給學生布置一些相應的課外作業,下節課随機讓學生來分享自己的觀點。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興趣去課外學習,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
王彬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特别注重對學生攝影基礎知識的培訓外,他還經常帶着學生外拍,去之前,他會把地點的信息和這地點曾經的拍出過得優秀作品告知給學生,讓學生擁有強烈的期待感。去過的有特色的地方包括鳳凰、張家界、福建雲水謠、廈門鼓浪嶼、川西藏區、江西婺源……師生一路拍,一路相互欣賞作品,“我不太喜歡點評别人的作品,因為不太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我一般是抱着欣賞的态度來看學生的作品,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他說,在交流的過程中,有時學生的想法也能讓他受到啟發。
王彬經常帶着攝影班的學生到鳳凰古城采風。“江邊的吊腳樓,沱江的流水,洗衣棒槌的畫面,對我有特别大的吸引力,那真是個攝影學習的好地方。”王彬每次到鳳凰都喜歡帶台6X6的膠片機在小城裡面晃悠,《邊城》這組照片的拍攝也是出于這種偶遇。他帶着相機走過很多高山險路,他說:“雖然外拍很辛苦,但是有學生、有愛好攝影的朋友陪伴學習,我很滿足。”
享受攝影的快樂
王彬除了愛好攝影之外,還喜歡看各種類型的短文,其中就有一些人物傳記、史論之類的書。他說:“《安塞爾·亞當斯》、《 阿諾德·紐曼》對我人物拍攝上有很多的啟示和靈感。但是關于拍攝的靈感,我主要還是來源于生活中遇見的場景和事物。”
“攝影師應該是個孤獨的行者,發現自己獨特的視角,記錄自己真實的感動”。他的一篇博文《我手機裡的365天》,把一年當中用手機拍攝的幾千張照片整理出365張,配上文字後帶着故事和情感溫度的圖文感動了很多人。大家從他的博文裡仿佛也可以看到自己的365天,有一種同樣要記錄和分享的沖動。11月6日晚,王彬應邀為學生講了一次《手機攝影》,除了向同學們展示如何用手機拍出照片的方法外,特别談到,攝影是對生活的記錄,也是對時間的雕塑,分享為攝影帶來的快樂促使人們越發喜愛攝影,因為攝影是對人生經曆和情感最生動的記載。
“器材因人而專業,人因分享而快樂”,王彬分享照片,分享自己的拍照經驗,他說:“我把攝影的樂趣帶給别人,我很快樂。”他分享的主要樂趣在于強烈的表達欲,這種表達欲也是很多攝影師攝影創作的動力之一,期待作品展示給别人看之後,能得到各種各樣的反饋。參加展覽和比賽,同樣也是如此。因為分享,每個人的生活與别人相交集,這是一個美妙的過程。
    王彬幾乎沒有周末,有時累了就在工作室裡睡會。他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帶着學生去拍攝,他說,很享受這個創作過程,分享過程。
                                           通訊員: 學通社 許偉鋒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東路88号   郵編:411104

版權所有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Copyright © Design&Ar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