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

站内搜索

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評審規則

作者: 時間:2022-06-24

一、高教主賽道項目評審要點:創意組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教育維度

1.項目應弘揚正确的價值觀,體現家國情懷,恪守倫理規範,有助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

2.項目符合将專業知識與商業知識有效結合并轉化為商業價值或社會價值的創新創業基本過程和基本邏輯,展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者基本素養和認知的塑造力。

3.體現團隊對創新創業所需知識(專業知識、商業知識、行業知識等)與技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的娴熟掌握與應用,展現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者綜合能力的效力。

4.項目充分體現團隊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作用。

5.項目能充分體現院校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體現院校在項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況;體現多學科交叉、專創融合、産學研協同創新、産教融合等模式在項目的産生與執行中的重要作用。

30

創新維度

1.項目遵循從創意到研發、試制、生産、進入市場的創新一般過程,進而實現從創意向實踐、從基礎研發向應用研發的跨越。

2.團隊能夠基于學科專業知識并運用各類創新的理念和範式,解決社會和市場的實際需求。

3.項目能夠從産品創新、工藝流程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着手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并産生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創新成果以體現團隊的創新力。

20

團隊維度

1.團隊的組成原則與過程是否科學合理;團隊是否具有支撐項目成長的知識、技術和經驗;是否有明确的使命願景。

2.團隊的組織構架、人員配置、分工協作、能力結構、專業結構、合作機制、激勵制度等的合理性情況。

3.團隊與項目關系的真實性、緊密性情況;對項目的各項投入情況;創立創業企業的可能性情況。

4.支撐項目發展的合作夥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系的情況。

20

商業維度

1.充分了解所在産業(行業)的産業規模、增長速度、競争格局、産業趨勢、産業政策等情況,形成完備、深刻的産業認知。

2.項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場定位,對目标市場的特征、需求等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并據此制定合理的營銷、運營、财務等計劃,設計出完整、創新、可行的商業模式,展現團隊的商業思維。

3.項目落地執行情況;項目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産業轉型升級的情況;已有盈利能力或盈利潛力情況。

20

社會價值維度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3.項目對社會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

10

 


二、高教主賽道項目評審要點:初創組、成長組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教育維度

1.項目應弘揚正确的價值觀,體現家國情懷,恪守倫理規範,有助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

2.項目符合将專業知識與商業知識有效結合并轉化為商業價值或社會價值的創新創業基本過程和基本邏輯,展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者基本素養和認知的塑造力。

3.體現團隊對創新創業所需知識(專業知識、商業知識、行業知識等)與技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的娴熟掌握與應用,展現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者綜合能力的效力。

4.項目充分體現團隊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作用。

5.項目能充分體現院校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體現院校在項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況;體現多學科交叉、專創融合、産學研協同創新、産教融合等模式在項目的産生與執行中的重要作用。

20

商業維度

1.充分掌握所在産業(行業)的産業規模、增長速度、競争格局、産業趨勢、産業政策等情況;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場定位,充分掌握目标市場的特征、需求等情況;具有完整、創新、可行的商業模式。

2.經營績效方面,重點考察項目存續時間、營業收入(合同訂單)現狀、企業利潤、持續盈利能力、市場份額、客戶(用戶)情況、稅收上繳、投入與産出比等情況。

3.經營管理方面,是否有清晰的企業發展目标;是否有完備的研發、生産、運營、營銷等制度和體系;是否采用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以确保企業具有較強的競争力。

4.成長性方面,是否有清晰、有效、全方位的企業發展戰略,并擁有可靠的内外部資源(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實現企業戰略,以建立企業的持續競争優勢。

5.現金流及融資方面,關注項目融資情況、獲取資金渠道情況、企業經營的現金流情況、融資需求及資金使用情況是否合理。

6.項目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産業轉型升級的情況。

30

團隊維度

1.團隊的組成原則與過程是否科學合理;團隊是否具有獨特的支撐項目成長的知識、技能、經驗以及成熟的外部資源網絡;是否有明确的使命願景。

2.公司是否具有合理的組織構架、清晰的指揮鍊、科學的決策機制;是否有合理的崗位設置、分工協作、專業能力結構;是否有良好的内部溝通機制;是否有合理的股權結構、激勵制度等。

3.團隊對項目的各項投入情況及團隊成員的穩定性情況。

4.支撐公司發展的合作夥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公司關系的情況。

20

創新維度

1.項目遵循從創意到研發、試制、生産、進入市場的創新一般過程,進而實現從創意向實踐、從基礎研發向應用研發的跨越。

2.團隊能夠基于專業知識并運用各類創新的理念和範式,解決社會和市場的實際需求。

3.項目能夠從産品創新、工藝流程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着手開展創新實踐,産生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創新成果,獲得相應的市場回報。

4.項目能夠從創新戰略、創新流程、創新組織、創新制度與文化等方面進行設計協同,對創新進行有效管理,進而保持公司的競争力。

20

社會價值維度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3.項目對社會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

10

 


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項目評審要點:公益組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教育維度

1.項目應弘揚正确的價值觀,體現家國情懷,恪守倫理規範,有助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

2.項目體現團隊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規律,将所學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應用于解決各類社會問題,展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者基本素養和認知的塑造力和提升創業者綜合能力的效力。

3.項目充分體現團隊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作用。

4.項目能充分體現院校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思政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體現院校在項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況。

30

公益維度

1.項目以社會價值為導向,以謀求公共利益為目的,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使命,不以營利為目标,有一定公益成果。

2.在公益服務領域具有較好的創意、産品或服務模式的創業計劃和實踐,追求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10

團隊維度

1.團隊的組成原則與過程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具有從事公益創業所需的知識、技術和經驗;是否有明确的使命願景。

2.團隊内部的組織構架、人員配置、分工協作、能力結構、專業結構、激勵制度的合理性情況;團隊外部服務支撐體系完備(如志願者團隊等)、具有一定規模、實施有效管理使其發揮重要作用的情況。

3.團隊與項目關系的真實性、緊密性情況;團隊對項目的各項投入情況;團隊的延續性或接替性情況。

4.支撐項目發展的合作夥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系的情況。

20

發展維度

1.項目通過吸納捐贈、獲取政府資助、自營收等方式确保持續生存能力情況。

2.團隊基于一定的産品、服務、模式,通過高效管理、資源整合、活動策劃等運營手段,确保項目影響力與實效性。

3.項目對促進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與生态建設等方面的效果。

4.項目的模式可複制、可推廣、具有示範效應。

5.項目對帶動大學生到農村、城鄉社區從事社會服務就業創業的情況。

20

創新維度

1.團隊能夠基于科學嚴謹的創新過程,遵循創新規律,運用各類創新的理念和範式,解決社會實際需求。

2.項目能夠從産品創新、服務創新等方面着手開展公益創業實踐,并産生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創新成果。

3.鼓勵将高校科研成果運用到公益創業中,以解決相應的社會問題。

20

必要條件

參加由學校、省市或全國組織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


四、“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項目評審要點:創意組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教育維度

1.項目應弘揚正确的價值觀,體現家國情懷,恪守倫理規範,有助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

2.項目體現團隊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規律,将所學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應用于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展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者基本素養和認知的塑造力和提升創業者綜合能力的效力。

3.項目充分體現團隊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作用。

4.項目能充分體現院校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思政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體現院校在項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況。

30

團隊維度

1.團隊的組成原則與過程是否科學合理;團隊是否具有支撐項目成長的知識、技術和經驗;是否有明确的使命願景。

2.團隊的組織構架、人員配置、分工協作、能力結構、專業結構、合作機制、激勵制度等的合理性情況。

3.團隊與項目關系的真實性、緊密性情況;對項目的各項投入情況;創立創業企業的可能性情況。

4.支撐項目發展的合作夥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系的情況。

20

發展維度

1.充分了解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的内容和要求,了解其中的痛點、難點,進而形成對所要解決問題完備的認知。

2.在服務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等方面有較好的創意、産品或服務模式,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

3.項目對推動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等方面的貢獻度。

4.項目的持續生存能力,模式可複制、可推廣、具有示範效應等。

 

20

創新維度

1.團隊能夠基于科學嚴謹的創新過程,遵循創新規律,運用各類創新的理念和範式,解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2.項目能夠從産品創新、服務創新等方面着手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并産生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創新成果。

3.鼓勵院校科研成果和文創成果在鄉村或社區進行産業轉化落地與實踐應用。

4.鼓勵組織模式或商業模式創新,鼓勵資源整合優化創新。

20

社會價值維度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3.項目對社會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

10

必要條件

參加由學校、省市或全國組織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

 


五、“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項目評審要點:創業組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教育維度

1.項目應弘揚正确的價值觀,體現家國情懷,恪守倫理規範,有助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

2.項目體現團隊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規律,将所學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應用于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實踐,展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者基本素養和認知的塑造力和提升創業者綜合能力的效力。

3.項目充分體現團隊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作用。

4.項目能充分體現院校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思政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體現院校在項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況。

20

團隊維度

1.團隊的組成原則與過程是否科學合理,團隊成員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創新能力、價值觀念、分工協作和能力互補情況,是否有明确的使命願景;

2.公司是否具有合理的組織構架、清晰的指揮鍊、科學的決策機制;是否有合理的崗位設置、分工協作、專業能力結構;是否有良好的内部溝通機制;是否有合理的股權結構、激勵制度。

3.團隊對項目的各項投入情況及團隊成員的穩定性情況。

4.支撐公司發展的合作夥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公司關系的情況。

20

發展維度

1.充分了解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的内容和要求,了解其中的痛點、難點,進而形成對所要解決問題完備的認知。

2.在服務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等方面有較好産品或服務模式,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

3.項目通過商業方式推動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等方面的貢獻度。

4.項目的持續生存能力,模式可複制、可推廣、具有示範效應等。

30

創新維度

1.團隊能夠基于科學嚴謹的創新過程,遵循創新規律,運用各類創新的理念和範式,解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社區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2.項目能夠從産品創新、服務創新、組織創新等方面着手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并産生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創新成果,獲得相應的市場回報。

3.鼓勵院校科研成果和文創成果在鄉村或社區進行産業轉化落地與實踐應用。

20

社會價值維度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3.項目對社會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

10

必要條件

參加由學校、省市或全國組織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

 


六、職教賽道項目評審要點:創意組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教育維度

1.項目應弘揚正确的價值觀,體現家國情懷,恪守倫理規範,有助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

2.項目符合将專業知識與商業知識有效結合并轉化為商業價值或社會價值的創新創業基本過程和基本邏輯,展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者基本素養和認知的塑造力。

3.體現團隊對創新創業所需知識(專業知識、商業知識、行業知識等)與技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的娴熟掌握與應用,展現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者綜合能力的效力。

4.項目充分體現團隊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作用。

5.項目能充分體現院校在職業教育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體現院校在項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況;體現多學科交叉、專創融合、産學研協同創新、産教融合等模式在項目的産生與執行中的重要作用。

30

創新維度

1.具有原始創意、創造。

2.具有面向培養“大國工匠”與能工巧匠的創意與創新。

3.項目體現産教融合模式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創新、工學一體模式創新。

4.鼓勵面向職業和崗位的創意及創新,側重于加工工藝創新、實用技術創新、産品(技術)改良、應用性優化、民生類創意等。

20

團隊維度

1.團隊的組成原則與過程是否科學合理;團隊是否具有支撐項目成長的知識、技術和經驗;是否有明确的使命願景。

2.團隊的組織構架、人員配置、分工協作、能力結構、專業結構、合作機制、激勵制度等的合理性情況。

3.團隊與項目關系的真實性、緊密性情況;對項目的各項投入情況;創立創業企業的可能性情況。

4.支撐項目發展的合作夥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系的情況。

 

20

商業維度

1.充分了解所在産業(行業)的産業規模、增長速度、競争格局、産業趨勢、産業政策等情況,形成完備、深刻的産業認知。

2.項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場定位,對目标市場的特征、需求等情況有清晰地了解,并據此制定合理的營銷、運營、财務等計劃,設計出完整、創新、可行的商業模式,展現團隊的商業思維。

3.其他:項目落地執行情況;項目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産業轉型升級的情況;已有盈利能力或盈利潛力情況。

20

社會價值維度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3.項目對社會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

10


七、職教賽道項目評審要點:創業組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教育維度

1.項目應弘揚正确的價值觀,體現家國情懷,恪守倫理規範,有助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

2.項目符合将專業知識與商業知識有效結合并轉化為商業價值或社會價值的創新創業基本過程和基本邏輯,展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者基本素養和認知的塑造力。

3.體現團隊對創新創業所需知識(專業知識、商業知識、行業知識等)與技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的娴熟掌握與應用,展現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者綜合能力的效力。

4.項目充分體現團隊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作用。

5.項目能充分體現院校在職業教育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體現院校在項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況;體現多學科交叉、專創融合、産學研協同創新、産教融合等模式在項目的産生與執行中的重要作用。

20

商業維度

1.充分掌握所在産業(行業)的産業規模、增長速度、競争格局、産業趨勢、産業政策等情況;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場定位,充分掌握目标市場的特征、需求等情況;具有完整、創新、可行的商業模式。

2.經營績效方面,重點考察項目存續時間、營業收入(合同訂單)現狀、企業利潤、持續盈利能力、市場份額、客戶(用戶)情況、稅收上繳、投入與産出比等情況。

3.經營管理方面,是否有清晰的企業發展目标;是否有完備的研發、生産、運營、營銷等制度和體系;是否采用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以确保企業具有較強的競争力。

4.成長性方面,是否有清晰、有效、全方位的企業發展戰略,并擁有可靠的内外部資源(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實現企業戰略,以建立企業的持續競争優勢。

5.現金流及融資方面,關注項目融資情況、獲取資金渠道情況、企業經營的現金流情況、融資需求及資金使用情況是否合理。

6.項目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産業轉型升級的情況。

30

團隊維度

1.團隊的組成原則與過程是否科學合理;團隊是否具有獨特的支撐項目成長的知識、技能、經驗以及成熟的外部資源網絡;是否有明确的使命願景。

2.公司是否具有合理的組織構架、清晰的指揮鍊、科學的決策機制;是否有合理的崗位設置、分工協作、專業能力結構;是否有良好的内部溝通機制;是否有合理的股權結構、激勵制度等。

3.團隊對項目的各項投入情況及團隊成員的穩定性情況。

4.支撐公司發展的合作夥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公司關系的情況。

20

創新維度

1.具有原始創意、創造。

2.具有面向培養“大國工匠”與能工巧匠的創意與創新。

3.項目體現産教融合模式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創新、工學一體模式創新。

4.鼓勵面向職業和崗位的創意及創新,側重于加工工藝創新、實用技術創新、産品(技術)改良、應用性優化、民生類創意等。

20

社會價值維度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3.項目對社會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

10

 


八、萌芽賽道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創新性

1.項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發現的問題和解決途徑進行創意設計,創意設計過程符合客觀規律。

2.科技創意證據充分,有足夠的科學研究參與度(調查、實驗、制作、驗證等)。

3.文化創意邏輯清晰、完整,調研和分析數據充分。

40

實踐性

1.項目的可行性、應用性和完整性。

2.項目具備可執行的計劃或實踐方案。

3.項目具有可預見價值,能夠讓未來的生活更美好。

20

自主性

1.項目符合團隊成員年齡段的知識結構和實施項目能力。

2.項目選題、創意模式構建主要由學生提出和完成。

3.團隊成員能夠準确表述項目内容及原理,真實可信。

4.涉及科技成果和專利發明的,需提供證明材料或授權證明材料。

20

團隊情況

1.團隊成員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與能力。

2.項目團隊成員的教育背景、基本素質、價值觀念、知識結構、擅長領域。

3.團隊構成和分工協作合理。

20

 

 

 

 

 九、産業命題賽道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内容

分值

教育維度

1.項目應弘揚正确的價值觀,體現家國情懷,恪守倫理規範,有助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

2.項目符合将專業知識與産業實際問題有效結合,并轉化為商業價值或社會價值,展現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業者基本素養和認知的塑造力和提升創業者綜合能力的效力。

3.項目充分體現團隊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創業精神、意識、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作用。

4.項目能充分體現院校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體現院校在項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況;體現多學科交叉、專創融合、産學研協同創新等模式在項目的産生與執行中的重要作用。

30

命題分析

1.全方位開展與所選命題相關的産業(行業)的産業規模、增長速度、競争格局、産業趨勢、産業政策以及市場的定位、特征、需求等方面的調研,形成一手資料。

2.系統、深入了解企業(機構)内外部環境情況,通過與企業對接,準确把握其實際需求與痛點,明确解決該命題所需的各類資源。

3.結合企業(機構)的産品、技術、模式、管理、制度等現實情況與本團隊的創意、技術、方案、人才等實際情況,展開解題可行性和匹配度分析,為形成解決方案奠定基礎。

10

創新維度

1.用于解決命題的創意、技術、方案、模式等的先進性情況。

2.團隊基于科學嚴謹的創新過程,遵循創新規律,運用各類創新的理念和範式解決命題。

3.基于産業命題賽道開放創新的内在要求,促進企業(機構)将内外部資源有機整合,提高其創新效率的情況。

20

團隊維度

1.團隊的組成原則與過程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具有支撐解決命題的知識、技術和經驗。

2.團隊的組織構架、人員配置、分工協作、能力互補、專業結構的合理性情況。

3.團隊與項目關系的真實性、緊密性情況,團隊對項目的各項投入情況,團隊與企業(機構)持續合作的可能性情況。

4.支撐項目發展的合作夥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系的情況。

20

實現維度

1.解決命題過程的規劃和工作進度安排合理,在各階段工作目标清晰,難點明确,重點突出,并能兼顧目标與資源配置。

2.解決方案匹配企業(機構)命題要求,解決方案具備先進性、現實性、經濟性、高完成度等特點。

3.命題解決方案是否解決企業(機構)命題中涉及的問題,以及為企業(機構)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潛力情況。

20

 

(審核:張超 徐平 施曉蓉)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東路88号   郵編:411104

版權所有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Copyright © Design&Art. All Rights Reserved.